分卷阅读29

说,哪怕是个小小的杂役,在镜头拍不到的地方依旧全神贯注。
 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,出了名的严厉苛刻。
  除了高奎能跟他搭上两句话,其他人在他面前经过连口大气都不敢出。
  虽然导演各方面都很严格,但贺知秋却很享受在这样的氛围里进行拍摄。哪怕他戏份不多,经验不足,经常被导演拿着剧本往脸上砸,依旧没有打消他的积极性,每天开开心心地“偷学”高奎的表演技巧。
  李郁泽也在贺知秋进组之后,开始了新的工作。行程对外保密,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。
  不过他偶尔会给贺知秋发信息。
  一会儿问鱼片粥怎么煮。
  一会儿又问保温砂锅怎么用?
  保温砂锅?
  贺知秋刚收工不久,这会儿正坐在酒店的床上看剧本,接到短信看了看,回复道:什么样子的保温砂锅?
  李郁泽说:家里那个。
  贺知秋眨眨眼:你的工作结束了吗?
  李郁泽:没有。
  贺知秋:那砂锅……
  李郁泽:我带到片场了。
  ……
  李郁泽:你也知道剧组的盒饭有多难吃,我最近胃不太好,就让孟林把砂锅带来了。
  贺知秋立刻问:你的胃怎么了?
  李郁泽遮遮掩掩地:也没什么。
  贺知秋有点着急:到底怎么了?是吃坏东西了吗?
  李郁泽说:没事,你只要告诉我这个锅怎么用就行了。
  说完发过来一张照片,照片上面是一个的白色的小砂锅。
  砂锅上面还有一个触摸屏,分别显示着煲汤、煲粥、预约、保温等一系列的便捷功能。
  贺知秋大概看了看,发现启动灯没有亮,告诉他要插电源。
  两分钟后,李郁泽又发过来一张照片,告诉他插好了。
  但启动灯依旧没亮。
  贺知秋研究了一会儿,对他说:方便接视频吗?我帮你看一看。
  等李郁泽说了方便,贺知秋才把视频发了过去。
  李郁泽立刻接通,露出一张满是愁容的帅脸。
  “会不会是坏了?”他问。
  “应该不会吧?”贺知秋说:“我只用过一次,你看看是不是后面的电源没插好?只要触屏上面的灯亮了,就没问题。”
  李郁泽应了一声,手机画面也随着他去调整电源的动作晃来晃去。
  半晌,砂锅的启动灯还是没有亮起来。
  “难道真的坏了?”贺知秋有点不相信。
  李郁泽说:“你在哪里买的?”
  贺知秋说:“ 在一个农贸市场,那边开门比较早,我那天去买鱼的时候,刚好有一家杂货店也开门了,就顺便买了这只锅。”想了想又说:“可能真的是质量问题吧,那要不然你先别用了,胃疼的话可以吃一点……”
  “下次不要那么早去买鱼了。”
  “啊?”
  李郁泽又把镜头对准自己,看着他说:“我没想让你用这种方式感谢我。”
  他说得很认真,眼中温温柔柔的,像是淌着一汪水。
  贺知秋一时愣神了,抬起不算细腻的手指,偷偷碰了碰他的脸。
  “是我,想用这种方式回报你。”
  “那下次不要这样了。”李郁泽说:“就算想要帮我煮粥,也要等天亮之后再去买材料。”
  贺知秋说了声:“好。”
  李郁泽不声不响地抛弃了砂锅,极为自然地换了个话题,问道:“剧组的生活怎么样?”
  “挺好的,导演也很厉……”贺知秋话没说完,就听对面传来一声巨大的开门声,紧接着有人急匆匆地跑过来,兴奋地喊:“哥!哥!我找到原因了,我知道那个砂锅为什么不能用了!”
  李郁泽脸色一变,刚刚还淌水的眼睛瞬间结上冰碴,阴森森地往后瞥了一眼,挂断了视频。
  孟林手上举着一块电路板兴冲冲地跑进来,看到李郁泽恐怖的表情又蔫哒哒地退了出去。
  贺知秋捧着手机没弄明白怎么回事,等了一会儿,发了条短信问道:砂锅能用了吗?
  十分钟后,李郁泽才回了句:能用了。
  作者有话说:


第24章
  贺知秋还是有些担心他的胃,怕他自己做不好,越吃越疼就糟了。
  于是把鱼片粥的做法又详细地说了一遍,才放下手机。
  这会儿窗外正下着雪。
  室内的温度又低了几度。
  贺知秋走到房间门口把空调的温度调高,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日历,二月上旬已经快过完了。
  《平沙》的拍摄周期很长,不少演员都要在剧组待上四五个月,工作人员待得更久,将近八个月的时间都要往返各个地方拍摄取景。
  再加上演员这种职业本身就没有节假日可言,所以春节那天,能回家的也就没有几个了。
  导演平时看着严厉,过节那天却很随和。不仅豪气地请了剧组所有人员一起去饭店吃了顿火锅,还难得说了几句场面话,夸了夸平时被他骂惨了的各位演员。
  说到贺知秋的时候还跟他碰了杯酒,语重心长地说:“好好演,以后有出息。”
  贺知秋感激地笑了笑,喝完了整整一杯。
  他酒量一般,红酒还能喝几口,但导演跟他喝的是白酒,就让他有些招架不住了。
  饭店里吵吵闹闹的都是剧组的人,贺知秋坐在人堆里,一会儿傻乎乎地跟着大家笑,一会儿又安安静静地看着煮沸的火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